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年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工作意见》的通知

  (二)完善办学师资和教学网络,推进民工学校扩面提质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各办学主体要建立健全“项目部、企业、社会”三个层级的师资队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力量充足的师资库,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尤其要发挥本企业内部管理层及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熟悉和参与工程项目的优势,不间断地强化民工实用性的技能培训。其次,市级主管部门一方面要扩充和整合全市民工学校志愿者队伍,加强民工学校专兼职师资培训。制订全市民工学校师资教学课程计划,统筹安排各办学点授课;另一方面要建立杭州民工学校网上教学平台,设置培训教材和优秀课件,满足各办学点的需求。
  实行工地学校为主体、网上学校为补充的多种形式办学。在坚持民工学校办学现有的基本制度、基本形式、主要途径、方式方法为主体的基础上,应用信息化手段,力争在7月份建立“杭州市建设行业网上民工学校”,开通网络教学平台。在着力抓好远程、多点、同步教学和交流,争取“一人授课、万人受益”的同时,抓好有条件、符合要求的民工学校上传优质课件和课程开讲,求得教学资源共享的最大化。各主管部门及其建设施工企业要坚持“工程建到哪里,民工学校就办到那里”的理念,认真研究解决民工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尤其对1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工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创建民工学校,在工地会议室、办公室或食堂设立培训点,以老师面授与网络授课相结合,落实民工集中学习教育。承担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施工企业要率先垂范,在推进民工学校扩面提质协调发展上创先争优。
  (三)强化产学管理和长效机制,提升民工学校“六化”办学水平
  制定民工学校管理办法。适应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上半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集约化产学为主线、以培育“两新人”为主旨,对近几年出台的民工学校实施意见、考评办法、管理制度等进行整合和完善,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杭州市建设工地民工学校管理办法》,作为指导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民工学校管理考评的基本依据,推进民工学校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人文化、常态化建设。同时,以新的《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第七届杭州市“十佳民工学校”、示范民工学校、优秀学员和民工学校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做优杭州民工学校品牌。
  强化联动管理长效机制。各主管部门要坚持“三联”(市区与县<市>联动、市场与现场联动、教学与实践联动)办学机制,完善市与区、县(市)两个层面闭合式管理网络,加大对辖区内民工学校办学的巡查指导,着力解决办学中难点,提高区域建设工地民工学校办学的覆盖面和达标率。要充分发挥市场与现场联动机制的作用,严格民工学校管理对工地项目责任人的激励制约措施。各办学主体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抓住“质量月”、“安全生产月”、 文明城市创建等契机,组织民工专业知识竞赛、技术比武和“工地乱象”整治活动,强化民工学以致用成效。市建委将结合建设工地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整治,开展全市民工学校办学督查活动,通报一批办学好的和不好的建设工地。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