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在全面推进经济和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同时,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加强园区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配套能力,吸引大项目落地。
(四)创新机制,壮大企业。
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突破机制束缚,大胆尝试有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切实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调控指导,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狠抓重大项目。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建立项目准入机制、重大项目评审机制、项目退出机制和政策鼓励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重点引进扶持“三大一高”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优势企业上市做大做强。按照“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着力吸引重大项目落地。做好重点投资项目跟踪服务,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年内实现15个投资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开工、1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尽快形成经济增量。
2.做好企业帮扶工作。继续协调推动国家、市级、区级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措施深入落实,积极开展企业帮扶工作,重点解决土地、资金、市场等制约企业发展难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建立和完善全区工业运行预测、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进行产业发展分析。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原材料、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协调配套,组织保障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保障能力。会同相关部门对重大项目安全生产实施督查,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
(二)加强园区建设,提高产业园区吸附力和承载力。
积极争取市、区两级政策支持,加大对生物医药、新媒体、汽车零部件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园区软、硬件设施水平,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计划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亿元以上。推进园区土地一级开发,提高园区承载力,为招商引资提供空间。本着“高端、高效、高辐射”原则,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在引进“金晶”项目基础上,年内力争再引进1-2个重大投资项目。
(三)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1.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推进技术创新。
积极争取国家、市级政策资金,促进重点企业技改扩产项目实施,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和新产品产业化,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抓好“彩虹工程”等科技创新项目,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利用外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企业难题,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