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爱卫会《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2009―2011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爱卫会《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2009-2011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金府办〔2009〕37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金山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单位:
  区爱卫会制订的《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2009-2011年行动计划》,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2009-2011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我区相继实施了2003-2005年和2006-2008年两轮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张堰镇成为全国建设国家健康镇试点。六年来,我区建设健康城区行动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围绕区中心工作和“优化环境”、创建国家卫生区等工作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全区居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动员全区各界和居民共同参与,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加强建设健康城区宣传,成功创建成国家卫生区和举办了《上海?金山健康城市建设论坛》,初步建立了建设健康城区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市民参与动员机制,有效促进了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并使居民健康素养、环境健康水准、社会健康评价有了新的不断的提高。
  但我区在建设健康城区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健康问题,如区内化工区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人口老龄化和流动人口增加带来社会压力和食品安全隐患,膳食不合理、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高血压等发病增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我区要在两轮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进一步在全区人民中普及健康理念和健康促进技能,增强全社会和居民维护健康的责任意识,夯实社会组织关注健康问题的工作基础,进一步推动金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提升金山区的环境基础和综合实力,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根据《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9-2011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制定金山区建设健康城区2009-2011年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继续健全和完善建设健康城区的政策环境、公众参与机制和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类环境因素;进一步加强健康促进宣传,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二、行动策略

  (一)以人为本,注重参与。坚持以人的健康为本,以公众对健康的主动追求为重,充分尊重和反映市民在建设健康城区行动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人群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实际需求,创设公众参与平台,达到促进市民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结合世博,服务全局。紧密结合迎世博600天行动,贯彻实施迎世博行动,制定和推进各项活动计划。既使健康城市理念与世博主题有机融合,逐渐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在迎世博行动中持续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使之融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

  (三)强化协作,立体推进。建设健康城区行动由部门建设项目和社会推进活动组成。一方面,不断强化社会动员,依托这一平台为政府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开展项目建设创设条件,强力推进重点活动;另一方面,充分集聚职能部门合力,依托其资源优势深化各个层面的社会推进活动。以社区和单位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坚持重心下沉,强化指导服务,实现重点突破。

  (四)突出重点,拓展内涵。不断关注和突破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健康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健康问题,通过借鉴健康城市理论、创新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健康促进的保障性措施,切实解决其中的一些重点问题,不断丰富建设健康城区行动的内涵,努力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机制。

  三、主要任务与要求

  (一)营造健康环境
  根据迎世博和巩固国家卫生区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改善城区面貌和环境质量,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区、国家卫生镇、市一级卫生镇、市卫生村创建成果。结合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工作,进一步完善爱国卫生长效常态管理机制,接受全国爱卫会、上海市爱卫会的全面复查考核。
  1.进一步加强全区河道整治,逐步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
  2.进一步控制煤烟型、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3.进一步加强全区绿地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整体绿化景观质量和养护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大对全区中小道路、农贸集市、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等市容顽症的整治力度,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建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改善市容环境面貌。
  5.进一步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定期开展以居住区、单位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检查评比及满意度测评。
  6.进一步推进农村村容整治,不断提高农村的环境水准。
  7.进一步加强以消灭孳生地为重点的有害生物防治,有效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8.加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营造室内无烟环境。

  (二)完善健康服务
  全面推广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应具备的理念、行为和技能,积极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逐年提高市民对健康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不断改善市民健康综合素质。
  1.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全区公共卫生体系,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
  2.进一步推进社区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病的管理率。
  3.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建立网络化、全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六位一体”综合卫生服务。
  4.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力度,全面营造市民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5.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重点人群干预,促进精神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6.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不断提高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能力。
  7.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医师培训。
  8.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大力普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预防艾滋病知识。
  9.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团体,大力宣传科学健身方式,开展体质干预。
  10.全面普及合理营养知识和推广支持性工具,不断优化市民饮食结构。

  (三)加强健康管理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整体推进、个性发展”的原则,紧紧依托社区和单位开展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大力扶持和积极配合群众性健康自我管理组织,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增加宣传教育的渗透力,逐年提升公众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1.全区所有居委会、行政村全面组建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以高血压自我管理为主要内容,建立一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退休医务人员为主的健康自我管理服务志愿者队伍,基本实现一个小组一位医务人员的配置。鼓励社区居民主动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主动干预自身的健康隐患,逐步实现健康的自我管理。
  2.不断开发健康城市宣传阵地,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科普知识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能力,大力普及健康自我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营造全民关心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四)提升健康场所
  建设健康城区的基础是持续深化和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校园、健康家庭等建设活动,结合场所特点,不断拓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渠道,倡导社会法人和市民个人加强共同维护城市健康的社会责任感,使不同健康场所在健康自我管理方面各具特色。
  1、深化建设国家健康镇试点
  不断推进建设国家健康镇试点工作,以项目形式继续推进建设国家健康镇特色工作。以健康伴我行、健康自我管理、老年人健康服务到家庭、中医保健为民服务、残疾人享有社区康复、绿色校园、倡导控烟、污水纳管和村落改造八大项目为基础,不断完善绿化、环卫及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河水清、道路平、环境整洁优美,让人民群众共享健康生活。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